身體成分大檢查 (男士篇)

內臟脂肪 不可忽視

「啤酒肚」通常都會用作形容男性的「大肚腩」,男性又是否特別容易有「大肚腩」呢?有研究發現,四成港人的腰圍超標,屬「大肚腩」一族;「中央肥胖」亦有年輕化跡象,男性步入30歲就開始有「大肚腩」*

設置於安利體驗館的身體成分分析機,近4年間收集了接近10,000名年齡介乎18至65歲量度者的身體成分資料(體重管理比賽參加者之資料不計算在內),30至40歲的男士當中,4成半的內臟脂肪等級屬偏高#;而41至65歲的男士當中,則有超過8成的內臟脂肪等級屬偏高#。「中央肥胖」,正正就是內臟脂肪過多的常見表徵之一。

*香港大學醫學院,2005國際中央肥胖檢查日(IDEA)醫學檢查
#內臟脂肪等級9以上屬偏高

什麼是內臟脂肪?

體脂肪大致可分為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兩大類。皮下脂肪存在於皮膚下,如手臂、大腿、臀部等;內臟脂肪則主要環繞在腹腔與腸胃四周。內臟脂肪對健康的危害比皮下脂肪嚴重;若內臟脂肪過多,有較高機會患上各種慢性疾病。相對女性,較多男性喜歡喝酒和進食較多肉類,同時較不重視身型,這都與男士內臟脂肪比女性高有關。事實上,並不是所有內臟脂肪高的人士都會有「大肚腩」,這類人士屬於「隱形肥胖」。他們體重正常,但是體內脂肪比例卻超出標準;因此我們要定期量度脂肪率,盡早發現,及早預防。

男士內臟脂肪等級偏高(%)

如何減掉

內臟脂肪?

進行有氧運動

建議進行輕鬆的肌力訓練及有氧運動。每週進行至少3次,每次30分鐘以上如跑步、健身操、瑜珈等運動,對消耗內臟脂肪有一定的效果。

改變飲食習慣

減醣並減糖:過量食用精緻澱粉,會較易導致脂肪形成並堆積在肚子四周。建議選擇高纖的澱粉類取代精緻澱粉,如番薯、粟米等。

少食油炸食物:油炸食物往往含有過高的熱量。當缺乏運動時,身體便會把剩餘的熱量轉化為脂肪並儲存於體內;建議多以水煮或清蒸食物取代。

增加攝取膳食纖維:水溶性纖維可以透過抑制食慾與幫助維持腸道健康,從而減少內臟脂肪。

補充優質蛋白質

蛋白質也有助促進新陳代謝,從而幫助減輕體重和減少內臟脂肪。

纖體樂

  • 抑制過多醣分於消化後轉化成脂肪
  • 加快新陳代謝,以達至燃燒脂肪的效果

纖維粉

  • 有助促進腸道內益菌繁殖,增強腸道抵抗力,保持腸道健康
  • 餐前進食纖維,有助增加飽肚感,從而控制食量

全植物蛋白質粉

  • 提煉自純天然大豆、小麥及豌豆,不含乳糖,不含膽固醇及脂肪含量低
  • 有助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並作出修補

你可能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