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謂健康? 都市人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,不論是飲食或運動,也越來越講究,但往往會忽略了心靈健康也同樣重要。根據世界衞生組織(WHO,1948)的原則,「個人的整體健康包括生理、心理和社交三方面的健康狀態,而不是單純以是否生病作評估」。不少人對健康的想法存在很大的謬誤,認為沒有生病就等同健康;但是事實並非如此,如果一個人的心理狀態不夠健康,即使體魄強健,也未必稱得上「健康」。 你健康嗎?不少人對健康的定義,總離不開健康的飲食習慣、攝取充足的營養,還有足夠的運動量。身體的健康狀況,可以透過檢查後得出的數字量化,心靈和心理的健康,卻未必可以準確量度,需要大家親身感受。內心的聲音,你又有細心聆聽嗎? 心靈健康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著唇齒相依的關係,兩者互相連繫,同時互相影響。健康的心靈能夠幫助我們面對壓力、解決難題,同時與別人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。更重要的是,心理健康也同時影響着生理健康,擁有健康心理狀態的人,一般患病風險較低,壽命也較長。相反,沒有健康的精神狀態,一旦遇上生活中的挫折,未必能及時釋放壓力,情緒也會因此受影響。都市人生活節奏急速,每天也面對不同的壓力,雖說壓力可以轉化成動力,但是當壓力遇上睡眠不足,再加上食無定時,不但令身體變差,也會令精神出現繃緊狀態,影響心理健康。 根據2021年進行的「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」結果顯示,超過一半受訪者的精神健康指數處於不合格水平,可見心理健康問題在香港不容忽視。 好.心情 如何提升心理免疫力?雖然沒有明確的方程式,但是以下一些方法對維持心理健康十分有幫助,一旦遇上壓力時,也能助你盡快找回好.心情。 正視 千萬不要無視壓力的存在,而是應該找一個適當的渠道宣洩壓力。每個人也有最適合自己的減壓方法,放下手提電話,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,讓腦袋放空,令思緒平靜下來。「朋友係要見嘅」,不要「收埋」自己, 與朋友傾訴,吐走不快。 嘗試 嘗試新事物,簡單如學習新運動、鑽研一道新菜式等,可以讓自己不再專注於不順心的事情上。另外,也可試試培養個人興趣,把注意力寄託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,保持心情愉快。 學習 每一件事情都有正反兩面,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,可把負面影響放低,先想其帶來的正面幫助。很多時候,不能改變事情的結果,我們也可以決定自己的看法,為心靈打氣呢。 培養 每天盡量抽30分鐘做運動;運動時釋放的安多酚,又稱快樂荷爾蒙,可以讓人產生愉悅與幸福感。養成運動習慣,不但可以讓自己心情放鬆,更可以鍛鍊體魄。 充足 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互相影響,健康的身體伴隨著愉快的好心情,而充足睡眠對身心健康尤其重要。培養早睡早起的習慣,讓自己一天最少有8小時睡眠時間。 資料來源:香港政府一站通 — 保健及醫療服務網頁、https://shallwetalk.hk/ 今天起,就從生活開始,聆聽自己的聲音,享受和家人、朋友相處的美好時光,細味生活中的小確幸。Smile ! 下載 PDF